邮箱: 381169311@qq.com
热线电话:400-990-59888

当前位置:首页 »实时评论 »李山:“85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解放

李山:“85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解放

2019年07月12日

责任编辑:鲍卫兵,作者:张桂森

    摘要: 引言:李山在纽约曼哈顿的家,隔着一条街就是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一次他的女儿带他去博物馆看电影,那个电影内容是寻找宇宙的暗物质。现场是一个球形的银幕,李山和女儿躺卧在影院看着宇宙:远处繁华的星辰,有一个暗淡的光影,越来越近,原来是一个银河系。在每个银河系的每时每刻,不晓得有多少恒星系在塌缩,多少行…
引言:李山在纽约曼哈顿的家,隔着一条街就是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一次他的女儿带他去博物馆看电影,那个电影内容是寻找宇宙的暗物质。现场是一个球形的银幕,李山和女儿躺卧在影院看着宇宙:远处繁华的星辰,有一个暗淡的光影,越来越近,原来是一个银河系。在每个银河系的每时每刻,不晓得有多少恒星系在塌缩,多少行星在诞生,一直在“爆炸”。
  “我不晓得别人看了怎么样,反正我看了之后感到受不了。当你再回到现实,在家里还要搞一杯牛奶喝,搞一块面包吃,这还有什么意思?那一刻我感到生命的个体对于宇宙来讲没有任何意义,你会感到伤感、迷惑,然后你会思考:我们到底是什么?但是伤感也好,沮丧也好,除非你把自己的大脑都清除掉,不然这些想法永远在头脑里,你无法回避,逃脱不掉。”李山说到。
  大约在1995年前后,李山在纽约家中待着,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那段时间他只看两类书,一个是跟生物学相关的书籍,另一个是和宇宙相关的书籍,那时他迷上了的是和他同岁的物理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
  在此后的二十年间,李山疯狂的迷恋上了生物艺术创作的“不归路”。在不少人看来,这个艺术家已经偏离的艺术该有的“航线”,以至于人们甚至开始有点淡忘了那个“政治波普”的李山,或者更早的“85新潮”中上海艺术家中的“带头大哥”。
对话李山:
  “85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解放的精神
  雅昌艺术网:你理解的“85精神”是什么?
  李山:“85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解放的精神。别的相比之下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艺术最终跟个人有关,艺术家和个体有关,不是东西方的一个文化概念。因为东西方这个概念,我个人早抛弃掉了,也不是什么后殖民的东西很久以前我已经不思考这样的问题了。因为就谈传统来讲,它是一个在艺术家身上或者作品上很自然的体现出来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这一点就会牵扯到不停地使用中国文化符号的问题,太刻意,我不会这样去做。批评家也没有刻意去炒作这一点,那么多年炒作的结果给当代艺术带来的问题,没有中国符号就不能搞创作,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李山:上海艺术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个体,没有受到风潮影响那么大,还是沿着自己的思路在做一些事情。当然“85新潮”中也会受到运动的一些影响,包括我的作品也受一些影响,否则后来为什么有《胭脂》这批作品出来,这个跟当时社会的状况有关系,不是没有关系。
  雅昌艺术网:《胭脂》系列让你参加了93年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那年你51岁。
  李山: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我感到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个样子。基本上我想要在双年展上想获得的信息也好,好像都没有得到,有点儿失望。回来之后,可能受到一些影响,然后开始转向思考《阅读》这一系列的东西。因为生物艺术这一块给我心理上的振荡、冲击,对于我个人来讲非常强烈,开始在这方面思考做一些知识储备,这是《胭脂》之后,威尼斯双年展之后开始思考的一些问题。

扫一扫手机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