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实时评论 »易英:“新现实,新浪潮—西方当代艺术的具象潮流”(图)
易英:“新现实,新浪潮—西方当代艺术的具象潮流”(图)
2014年03月14日
2013年3月15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电场:超越超现实—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已接近尾声,著名批评家易英先生在小剧场进行了名为“新现实,新浪潮——西方当代艺术具象潮流”的讲座。
易英根据此次的展览内容,将作品归类分为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和新表现主义三个方面进行脉络梳理和讲解。
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是一个以消费主义和社会流行文化为基础的艺术运动,试图推翻抽象表现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大众文化的主题。
首先,波普艺术在这次以收藏欧洲作品为主的蓬皮杜藏品展中较少出现。波普艺术产生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到了60年代初成为一种艺术标签。
《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如此有魅力?》理查德·汉密尔顿
英国人理查德·汉密尔顿,用拼贴的方式创作的这幅作品宣告了波普艺术的诞生。艺术家调动、整合了两种后来为波普艺术家们所爱用不已的资源: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文化。
《交织字母》罗伯特·劳森伯格
罗伯特·劳森伯格,是美国波普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交织字母》是一只腰上套着一个汽车轮胎的山羊的人工制品,这里的羊,轮胎有特殊含义,是同性恋的标志,反映当时同性恋争取自身权益的情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他创作的《玛丽莲梦露》不是对传统绘画的回归,而是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将大众传媒的图像,作为基本元素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重复排立,重复印刷,超量宣传。
《玛丽莲梦露》安迪·沃霍尔
波普艺术的特点除了商业化之外,最突出的表现是当它一旦接触到具体形象时,作品本身就具备了现实意义。
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产生于法国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文化意识形态。艺术家们将各种人造材料、物体或碎片、工业废弃物、社会流行符号等因素重新装配组织,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美学秩序,赋予了新的艺术概念。
法国新现实主义,通常把它看作是美国波普艺术的翻版。新现实主义中观念艺术成为主要的手段,并表现为常态化。
伊夫·克莱因,他用合成树脂混合蓝色色料而得到的高贵而静穆的“克莱因蓝”,出现在他的大多数作品、绘画和雕塑中,如《蓝色单色画》、《人体测量术》,以拖拉涂抹了蓝色颜料的裸女在铺在地面的画布上得到痕迹为作品。
《人体测量术》伊夫·克莱因
法国雕塑家凯撒,采用挤压的方式来表达对消费的关注。将瓦楞纸压缩在画框里垂直悬挂形成平面展示。
《墙体压缩》(瓦楞纸)1975.凯撒
阿曼(阿尔芒·费尔南德),他最初被人识别的风格就是物品“集合”与“垃圾桶”。
《家、甜蜜的家》(防毒面具、有机玻璃盒)1960.阿曼
《享受生活》(假牙的集合)1960. 阿曼
丹尼尔·史波耶里作品《淋浴》,将阿尔卑斯山风景与现代卫浴设施结合起来,如此也就构成了时间和空间以及“意味”的“跨度”。
《淋浴》(平面装置)1961.丹尼尔·史波耶里
杰哈尔.弗罗芒热的作品《在中国,在户县》,创作背景是当时江青设户县为文化县,让农民学习画画,反映政治和一段历史回忆。
《在中国,在户县》1974. 杰哈尔·弗罗芒热
新表现主义
新表现主义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德国开始的一个新流派,作为波普艺术和极少主义的反动,新表现主义以表现自我为主旨
菲利普·加斯顿《在床上》1971
吉姆·戴恩《精神第二版》1999
吉姆·戴恩的《精神第二版》画面标志为鸟,是现成品与绘画结合在一起的装置雕塑。
《无题》芭芭拉·克鲁格
芭芭拉·克鲁格 《无题》中这样一句话:You substantiate our horror(你证实我们的恐怖),这幅画面中的牙钻,反映了现实生活给人们造成的恐怖感。
《你的目光击中了我的脸庞》芭芭拉·克鲁格
此处“你的目光击中了我的脸庞”是指男人的目光,要表达的思想是,在社会中女人是被男人所建构的。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国蓬皮杜中心共同主办的《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系统呈现了超现实主义的美学理念和创作特征,很好地诠释和演绎了超现实主义的内涵和发展。超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具象画派,战后的具象艺术渐成主流,而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和新表现主义则成为最主要的表现方式。相对于抽象艺术,具象艺术是新形象的创造;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新具象又是在当代文化条件下新的视觉表达方式。西方当代艺术表现出强烈的具象潮流,而中国的当代艺术也具备这样的特点。
具象艺术已成为大众文化
易英认为,在视觉文化时代里,绘画的作用正在渐渐消退。更多的艺术家在画油画,国画时,大量用到图像,而这些图像多来源于自己拍摄或网络上下载,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也亦如此,现在已经很少像古代绘画一样去亲历写生,图像消费已然是现在很普遍的现象。图像消费的出现源于二战后具象艺术,其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现成图像的挪用。特征如下:
1,以特殊手段产生的反映现实的形象。
2,形象来源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当代视觉文化,消费娱乐等。
3,以工业生产出的现成品为主。
如今具象艺术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并逐渐影响我们的思想,支配我们的消费。就像大家都爱看美女,美男一样,其实不是受自己思想控制的,而因为那已经是一种流行文化。
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现状
在如今复杂的价值观下,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生存状态,对此,易英表示,在现代社会的情境下,当代艺术本身就没有明确的统一定义。
比如当代艺术有全国美协定义的,还有学院定义和认可的。如果以学院教育体制来说,中国架上绘画为主就是当代艺术;但在官方来看当代艺术是以政治宣传为主旋律,属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东西;除此之外,由90年代西方政治波普时定义的当代艺术,例如我们参加的在中国看来比较正统,受政治因素干扰较少的威尼斯双年展,还有参加的国外研讨会 ,这里定义的当代艺术则是以西方价值观念为衡量标准;而我们真正认可的所谓当代艺术,即当代文化形态,例如摄影,装置艺术等带有非常敏锐的、尖锐的社会意识,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这样看来,当代艺术的定义很难有统一的答案。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处于休眠状态
易英认为目前艺术市场呈现衰退状态,短时期内不会有太大起色。当代艺术于90年代形成时,彼时我国官僚和西方利益集团寻找符合他们的利益形态,在利益的唆使和鼓动下大量收购中国艺术品,造成虚假的艺术市场繁荣,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在2000年后呈现井喷状态。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西方势力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开始对我国在文化策略上有所警惕和态度上的转变。与中国文化冲突使得艺术投资处于收缩状态,也就更不可能再来扶持中国艺术。在中国,虽然架上艺术是很有市场的,但很难再有往日繁荣。
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是在上海,北京也同样,北京的798日渐商业化,宋庄出现产业化,北京的艺术家已经撤离到北京边缘,处境艰难。更不容乐观的是,现在资金流向主要是古代艺术品和中国早期艺术品,当代艺术品的市场占有率很低。更多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则处在冬眠状态。
中国当代艺术必须要紧跟国际步伐
当代艺术的生存状态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艰难推进,目的是必须让大家明确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一定要跟上国际步伐。
一个简单道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却遭到全面围攻,遇到国际纠纷,国际上就会呈现一边倒的现象,结果是更多国家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文化则处于被封锁状态:比如全世界有100多个孔子学院,在国际上却丝毫没有影响力。美国电影在我国被大量放映,我国的电影却在严格的政治审查下不能放映,这种情况下大众只会认识更多的美国形象,思想上自然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和控制。 中国在国际上的展览常以山水画 ,油画为主,而这种类型的艺术创作在国际上看来是已经没有价值的艺术,因为油画是文艺复兴时的艺术,我们却还在不停重复;山水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艺术,但在国际视野上更多人不能理解,也就得不到国际的认可。
易英认为这种政治被围攻,文化被封锁的状态,是由国家体制造成的,原因就是我国没有一个在国际语言和当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形态下具体的中国形象。
后记:
要想达到文化与艺术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难题。讲座中易英表示目前正在进行“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竞争的国家战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国际文化战略如何?还有当代艺术与现代教学,创作的差异是什么?面对复杂的世界文化格局,更多的艺术学者开始站在文化的立场中重新审视什么才是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
下一条:不朽的天空——段江华的... 上一条:易英:从德国表现主义到... |